便民医生网
当前位置: 便民医生网 > > 快讯

传承民俗文化喜迎新春佳节

文章来源:新华网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1-21 16:39:36   阅读量:6577   

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,年味儿也越来越浓。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春节的文化内涵,营造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,满足广大居民精神文化需要,涵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,近日在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公益创投项目支持下,南苑街道泰山路社区联合志愿者开展了“新春续航 志愿同行”活动,为辖区居民送上一份饱含传统文化的年味“礼包”。

手艺达人作“糖画”,非遗“年味”别样甜

糖画,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,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回忆。为弘扬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,感受独特的工艺制作,活动专门邀请非遗糖画传承人丁诗林老人走进社区,给大家制作糖画。

老艺人丁诗林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糖画的起源与发展。糖画起源于宋代,亦糖亦画,可观可食,民间俗称“倒糖饼儿”或“糖灯影儿”。

随后,丁诗林以勺为“笔”、糖稀为“墨”,用娴熟的技艺在铁板上画出了各种生动的图案,向居民展示了糖画制作的过程。只见他手中流糖如丝,随着手腕时抖时顿,顷刻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跃然底板上,待新鲜的糖画凝固后,用一根竹签把作品黏合提起来,就完成了一幅作品。

在他的精心指导下,有小朋友们也化身“小小糖画师”开始了制作体验。他们全神贯注、屏气凝神,完成各自需要的糖画作品。可爱的小兔子、俏皮的小猴子、咆哮的大老虎……看着手中成型的糖画,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
对联迎新春,“福”字送到家

春节写春联,贴春联,是我国特有的年俗,是喜庆与祝福的象征,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。

“春联”又称“门对”“对联”,它言简意深,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。活动现场,莫愁书画联谊会会长刘锦堂老师挽袖执笔,泼墨挥毫。有画笔简爽、婉雅秀逸的楷书,还有雄强俊秀、行云流水般的行书,一行行俊秀苍劲的书法,一句句墨香四溢的语句和一幅幅充满美好寓意的“福”字跃然纸上,饱含幸福吉祥,寄托美好希望,寓意励志宏图,整个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年味。

“‘一帆风顺年年好,万事如意步步高’,这春联寓意好。”家住金隅紫京府的曹阿姨一眼就看中了这副对联。她还领了好几个“福”字,不仅要贴在自家门上,还要给儿女各送一份“福”。此次活动共赠送春联、“福”字百余副。

此次活动,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。不仅弘扬和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也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,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、向心力,同时营造了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